2009年11月,日资企业加贺沢山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在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现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落户,第二年就实现盈利,营业收入达到1600万元,创造了令整个制造业都瞩目的成绩。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加贺沢山公司营业收入仍然增长2.08亿元。近年来,加贺沢山公司还延伸产业链,联合母公司持续投资苏州,增开了三家关联公司,营业收入也均保持着喜人的增长态势……
总结这家日资企业的成绩,都离不开一位中国人的名字,他就是竺振洲先生。他个人的故事,也是日企在高新区成功发展的一个典范故事。
时间回到2009年,金融危机的余威犹在,但是中国经济已经在全世界率先重焕生机。当时担任加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竺振洲和公司高层决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位于长三角核心区的苏州。但是,竺振洲遇到了“幸福的烦恼”,他带领投资团队考察了苏州市好几个行政区,仍然不知道如何优中选优。
这时,竺振洲听说,在日资企业集中的苏州高新区,苏州日本电波工业有限公司是全区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时任董事、总经理的藤原信光对苏州市的投资环境很了解,就前去拜访取经。藤原信光先生听说又有新的日资企业来苏州投资,并且可以开展业务合作,很热情地接待了竺振洲。于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商业故事发生了:一位日本人结合精心制作的PPT,向一位中国人详细地进行了苏州投资环境分析。其中,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的投资环境尤其激起竺振洲的兴趣。就这样,这位中国职业经理人带领投资团队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那就是投资苏州高新区,成为高新区的第400家日资企业。
“我们初步确定投资意向后,时任苏州高新区招商局副局长的王平给我们提供了大力帮助,他带队亲赴日本,拜访加贺电子株式会社高层,他对高新区投资环境、政策的阐述,很快就让我们本社高层确定了投资高新区。”竺振洲回忆,“另外,时任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管理局招商负责人的赵鹏带着我们跑海关办理手续,帮助初来乍到的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让我们感到,高新区的亲商服务,不是嘴上说说的,是真真切切的!”
加贺沢山电子(苏州)有限公司2009年11月投产后,因为董事长冈部刚男常驻香港,兼任加贺沢山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竺振洲就成了常务负责人,带领包括多位日籍人士在内的管理团队开展工作。后来,他又升任公司副董事长。11年来,加贺沢山公司管理团队的日籍人士时有变动,回国工作。竺振洲作为公司最稳定的领导核心,成为中国人管理外资企业的典范。11年来,加贺沢山公司陆续开发了车辆、电脑、医疗器械、智能马桶等多个领域的电子配件,以及多款工控产品,营业收入持续上升。11年来,竺振洲推动开设的3家公司里,2家继续落户高新区,分别是2013年投产的加贺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2018年投产的苏州加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其中,苏州加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由竺振洲担任董事长。谈起这个公司的诞生,竺振洲介绍,多年来,加贺沢山公司一直推进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鉴于进口设备购置成本高,他推动加贺苏州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其他公司成立了苏州加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设计出了智能选焊机、检查机、贴片机、异形插件机等多款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产品。
“2012年,加贺沢山公司有大约500名产线工人,年度营业收入约1.5亿元,2020年,自动化设备产线用工量只有8年前的50%,年度营业收入却上升到6.48亿元。”竺振洲介绍,目前,加贺沢山公司80%的设备是由加贺智能设备公司生产的。此外,加贺智能设备公司研发的众多设备还外销到了日本、泰国等国家,去年营业收入达到2007.68万元。